学院动态+

    淮阴师范学院发布“新师范”建设行动计划

    2025年10月21日 11:29 黄芙蓉 点击:[]

    10月18日,中国陶行知研究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淮安隆重召开。在“教育家精神赋能教师教育变革”分会场,举行了《淮阴师范学院“新师范”建设行动计划(2025-2030年)》发布会。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卢志文,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南京大学陶行知教师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操太圣,南京晓庄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张济洲,淮阴师范学院副校长毛广雄出席,淮阴师范学院副校长张言彩主持发布会。


    淮阴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史晖阐述了《“新师范”建设行动计划(2025-2030年)》的出台背景,他说,淮阴师范学院有着60多年的师范办学历史,师范教育是学校的立校之本和办学之基。面对当前建设教育强国培养时代新人的重任赋予师范院校的新使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挑战,人口结构调整对师范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淮阴师范学院出台了《“新师范”建设行动计划(2025-2030年)》。提出了面向未来教育新样态,构建“1543N”教师教育新体系:围绕“一专多能、乐教善育”的教育家型教师培养目标,构建师德养成与能力提升一体化、培养研究服务一体化、本科硕士一体化、职前职后一体化、理论实践一体化的“五个一体化”教师教育新格局,实施“精神领航、学科奠基、数字赋能、研究提质”四维共进的师范生培养路径,进一步优化地方政府、高校、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积极探索多元化与特色化并举的师范生培养模式,并具体介绍了“新师范”建设十大行动。

    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南京大学陶行知教师教育学院操太圣教授在讲话中高度评价了“新师范”建设行动计划,认为“新师范”建设呼应了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对教师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要求,是落实国家相关文件精神,培养教育家型教师的具体体现,具有现实意义。期望淮阴师范学院在“新师范”建设中,弘扬陶行知精神,大力推进教师教育改革,为未来基础教育培养更多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

    淮阴师范学院副校长毛广雄致辞中指出,淮阴师范学院成于师范,立于师范,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要求,必须进一步深化教师教育改革,期待经过5年左右的“新师范”建设,师范生的培养规模、层次和结构得到明显优化,师范生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显著提高,教师教育学科体系日益健全,教师教育师资队伍不断完善,服务区域基础教育发展的能力全面提升,成为国内有影响、省内有地位的教师教育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