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本《淮阴师范学院师范生实践教学实施办法》要求,我校师范生在7学期开展教育研习活动。为将此项工作落到实处,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目的意义
教育研习着重促进师范生对基础教育教学实践及研究的初步了解和探究,使其获得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初步体验,感知研究的全过程,为其开展教学研究奠定基础。
二、研习内容
第7学期安排2周,研习紧密围绕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实际,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研究主题,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研习。研习过程中,可邀请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实践研究讲座,以此提升对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研究的认识。同时,由教育科学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教师开设教育教学研究方法讲座(每次讲座计4课时,报教务部备案),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教育教学研究方法。
表1 教育研习内容安排表
研习学期 | 研习内容 | 研习形式 | 研习安排 |
第7学期 | 教育教学 实践研习 | 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研究主题,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研习 | 邀请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实践研究讲座 |
教育教学研究方法指导 | 研究方法理论讲座1次 学生实践研究方法1次 | 教育科学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教师开设讲座 |
三、研习要求
(一)教育研习时间按照学校本科人才培养规定学期执行,具体时间以教务部和教师教育学院发布的关于开展教育研习的通知为准。
(二)各学院统一安排师范生的教育研习活动,根据研习安排表(见表1),制教育研习2周的详细研习计划,学科教学论教师全程参与。
(三)教育研习采取双导师制。校内指导教师由教育科学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以及其他相关学院师范专业的学科教学论教师与专业教师担任。各学院校内指导教师团队原则上由学科教学论教师担任组长,分管教学副院长统一协调管理。校外指导教师由各学院聘请的师范生实践指导教师、兼职教师、合作中小学与幼儿园的骨干教师等担任。
(四)教育研习以团队形式开展,各团队人数控制在10-15人左右,确定1名组长,承担小组研习工作的管理、联系、协调等职责;团队需明确成员的具体职责,在规定时间内有序推进,并填写教育研习手册。每个研习团队需确定校内外指导教师各1名,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确定教育研习主题,研习结束提交研习报告或调查报告或研究论文1份。研习期间,每位学生需填写教育研习手册。
(五)教育研习计划及研习团队分组与指导教师安排情况由学院留档,并报送教务部与教师教育学院备案。
(六)教育教学研究方法指导由教务部、教师教育学院统一安排。
四、总结评价
(一)每位学生在研习结束后的一周内,提交教育研习手册至各学院教务办保存。
(二)教育研习成绩评定分两个格次,即合格与不合格。教育研习工作结束后,由学科教学论教师及相关学院指导教师小组根据学生提交的教育研习手册协商给出综合评定成绩,并由学院审核存档。